《中国教育报》报道我校“新经管”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22-02-22 浏览次数: 1407

   222日,《中国教育报》以《安徽财经大学:立足新经管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近年来,安徽财经大学认真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坚持以“新经管”发展战略为引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考核评价“主动力”,持续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聚焦规划设计 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机制

学校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校、院两级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强化协同联动,建立以教务处和党委宣传部为牵头部门,人事处、学生处、研究生院、团委、图书与信息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职责明确、相互支持配合的课程思政工作机制,确保课程思政工作落到实处;细化制度保障,学校先后印发《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工作办法》等18个文件,推进、规范和保障课程思政各项工作的开展;加大经费投入,设立课程思政建设专项,每年统筹400万元支持各教学单位和任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研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完善考核机制,将各教学单位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单位绩效考核体系,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2019年以来,学校入选首批安徽省课程思政示范高校;作为理事单位,加入全国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联盟。学校顺利通过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总结验收;获批省级“双基”建设示范高校、省级示范基层教学组织等。立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个,立项省级、校级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专项教研项目59个,公开发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改论文74篇,公开出版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集1部。学校应邀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财经类高校作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交流,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肯定。

聚焦课程建设 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学校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梳理思政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等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在“‘四史’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研究”“中国哲学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论”等通识课程教学基础上,重点打造“校领导专题讲学”“‘英模·大师’进课堂”“明湖·青年说”“国学经典导读”等特色课堂,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金融犯罪案例侦查”“会计职业与伦理”“经济法”等专业课程教学中,结合“安财新经管”发展战略,强化虚拟现实、慕课、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教育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剖析社会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在“‘互联网+’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暑期三下乡”和“大学生志愿服务”等各类实践中,强调“扎根”要深、“锤炼”要实、“劳育”融入,勉励学生把扎根中国大地作为锤炼品格的社会大课堂,在投身基层一线中展示“我敢闯,我会创”的青春风采,在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同时,学校通过选树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认定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推进若干课程思政示范教学研究中心、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建设等系列举措,持续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2019年以来,建有国家、省级、校级一流本科课程376门,立项国家、省级、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9门,立项省级、校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中心8个,入选首届安徽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推广案例1个,入选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38个。每年组织学生8万余人次参加各类实践,年均获奖国际级20余项、国家级300余项、省级1400余项。在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上,学校位列全国人文社科类高校第三、全国财经类高校第二。

聚焦教师队伍 提升教师思政育人能力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将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和内容常态化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师德师风和教学能力专题培训,组织开展全校性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启发任课教师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找准思政教育的立足点和突破口,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在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学创新大赛及实验教学技能大赛等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设置课程思政计分要点。新增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赛等,考核参赛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能力及效果,达到“以赛促建、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标。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立“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通过专题研讨、知识竞赛、党性教育、社会实践等形式,不断激发广大教师党员学理念、学方法、学经验的热情,深挖思政教育元素,激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以初心铸魂育人。各教学单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和获奖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进行专题辅导和深入解读,促进教师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课程团队定期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团队合力,凝聚集体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2019年以来,学校新增国家、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3个,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15个,国家、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省级高校“卓越教学名师”36名。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金奖2项、第五届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1项。累计举办各类课程思政专题培训75场,教师参加人数4000余人次,有力促进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聚焦价值引领 优化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推动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改革,建立“教”与“学”双重、立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及时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和考核的科学化转轨,打造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监控体系和效果评价体系。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材选编与使用等重要教学载体审核中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落实情况。在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中突出价值引领,引导任课教师将其融入到每门课程目标和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内容作为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考量因素。通过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和党政领导听课等方式,将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效度检验结合起来,综合考量课程教学的融入度和对学生的影响度,以科学评价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在示范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在教学成果奖、教材奖评选等成果认定过程中加大育人评价权重,重点考查课堂教学特点和育人成效。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构建价值、知识与能力考核并重的“五化”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从“终结性评价为主”向“过程性评价为主”转变,从“考核知识为主”向“价值、能力和知识并重”转变,从“单一闭卷考试为主”向“多样化考核为主”转变,从“单一主体评价”向“多元主体评价”转变,从“评分标准单一功能”向“评分标准引导独立思考和创新”转变。2019年以来,共有26名学生分别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安徽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安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相关表彰94项;涌现出一批坚守诚信的感人事迹和励志典型。《安徽日报》等媒体多次对学校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进行了集中报道,引起社会热烈反响。

长期以来,安徽财经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始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奋斗。


(撰稿:教务处  张华;审核:教务处  经庭如)

 

《中国教育报》报道我校“新经管”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02-22   浏览次数:1407

   222日,《中国教育报》以《安徽财经大学:立足新经管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近年来,安徽财经大学认真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坚持以“新经管”发展战略为引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考核评价“主动力”,持续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聚焦规划设计 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机制

学校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校、院两级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强化协同联动,建立以教务处和党委宣传部为牵头部门,人事处、学生处、研究生院、团委、图书与信息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职责明确、相互支持配合的课程思政工作机制,确保课程思政工作落到实处;细化制度保障,学校先后印发《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工作办法》等18个文件,推进、规范和保障课程思政各项工作的开展;加大经费投入,设立课程思政建设专项,每年统筹400万元支持各教学单位和任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研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完善考核机制,将各教学单位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单位绩效考核体系,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2019年以来,学校入选首批安徽省课程思政示范高校;作为理事单位,加入全国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联盟。学校顺利通过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总结验收;获批省级“双基”建设示范高校、省级示范基层教学组织等。立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个,立项省级、校级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专项教研项目59个,公开发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改论文74篇,公开出版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集1部。学校应邀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财经类高校作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交流,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肯定。

聚焦课程建设 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学校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梳理思政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等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在“‘四史’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研究”“中国哲学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论”等通识课程教学基础上,重点打造“校领导专题讲学”“‘英模·大师’进课堂”“明湖·青年说”“国学经典导读”等特色课堂,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金融犯罪案例侦查”“会计职业与伦理”“经济法”等专业课程教学中,结合“安财新经管”发展战略,强化虚拟现实、慕课、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教育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剖析社会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在“‘互联网+’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暑期三下乡”和“大学生志愿服务”等各类实践中,强调“扎根”要深、“锤炼”要实、“劳育”融入,勉励学生把扎根中国大地作为锤炼品格的社会大课堂,在投身基层一线中展示“我敢闯,我会创”的青春风采,在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同时,学校通过选树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认定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推进若干课程思政示范教学研究中心、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建设等系列举措,持续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2019年以来,建有国家、省级、校级一流本科课程376门,立项国家、省级、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9门,立项省级、校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中心8个,入选首届安徽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推广案例1个,入选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38个。每年组织学生8万余人次参加各类实践,年均获奖国际级20余项、国家级300余项、省级1400余项。在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上,学校位列全国人文社科类高校第三、全国财经类高校第二。

聚焦教师队伍 提升教师思政育人能力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将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和内容常态化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师德师风和教学能力专题培训,组织开展全校性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启发任课教师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找准思政教育的立足点和突破口,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在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学创新大赛及实验教学技能大赛等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设置课程思政计分要点。新增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赛等,考核参赛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能力及效果,达到“以赛促建、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标。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立“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通过专题研讨、知识竞赛、党性教育、社会实践等形式,不断激发广大教师党员学理念、学方法、学经验的热情,深挖思政教育元素,激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以初心铸魂育人。各教学单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和获奖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进行专题辅导和深入解读,促进教师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课程团队定期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团队合力,凝聚集体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2019年以来,学校新增国家、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3个,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15个,国家、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省级高校“卓越教学名师”36名。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金奖2项、第五届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1项。累计举办各类课程思政专题培训75场,教师参加人数4000余人次,有力促进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聚焦价值引领 优化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推动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改革,建立“教”与“学”双重、立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及时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和考核的科学化转轨,打造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监控体系和效果评价体系。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材选编与使用等重要教学载体审核中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落实情况。在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中突出价值引领,引导任课教师将其融入到每门课程目标和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内容作为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考量因素。通过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和党政领导听课等方式,将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效度检验结合起来,综合考量课程教学的融入度和对学生的影响度,以科学评价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在示范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在教学成果奖、教材奖评选等成果认定过程中加大育人评价权重,重点考查课堂教学特点和育人成效。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构建价值、知识与能力考核并重的“五化”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从“终结性评价为主”向“过程性评价为主”转变,从“考核知识为主”向“价值、能力和知识并重”转变,从“单一闭卷考试为主”向“多样化考核为主”转变,从“单一主体评价”向“多元主体评价”转变,从“评分标准单一功能”向“评分标准引导独立思考和创新”转变。2019年以来,共有26名学生分别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安徽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安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相关表彰94项;涌现出一批坚守诚信的感人事迹和励志典型。《安徽日报》等媒体多次对学校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进行了集中报道,引起社会热烈反响。

长期以来,安徽财经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始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奋斗。


(撰稿:教务处  张华;审核:教务处  经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