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6日,由安徽省法学院法学教育研究会主办、法学院承办的“安徽省高校法学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论坛”在蚌埠市湖畔明珠一号会议室举行。全省19所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校的法学院或相关学院的院长、教学副院长,或法学系主任等教师出席了本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上,我校教务处副处长程昔武教授和法学院院长张卫彬分别致欢迎词。程昔武充分肯定了此次论坛的价值,称赞全省各高校法学专业“双一流”建设在教育部“双万计划”推进中行动迅速。张院长首先热烈欢迎参加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接着介绍了我院法学学科、专业建设的情况及论坛举办的主旨,并期待论坛取得预期的成果。
论坛分为“法学一流本科专业及一流课程建设”和“法学本科一流专业建设及实践教学经验交流”两个专题,分别由皖西学院法学院院长刘鑫教授和安庆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焦少林教授主讲,安徽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胜利教授和安徽财经大学刘永伟教授主持。刘鑫教授介绍了皖西学院法学院法学本科专业的“142”人才培养模式(“一纲”指人才培养方案,“四柱”指课程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教学团队优化,“两翼”指改革考试模式、开设法科讲堂),认为我省高校法学本科专业要想在教育部“双万计划”建设过程中取得佳绩,就要以“新文科”标准为基础,对传统文科进行改造,文理交叉,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的平台。焦少林教授介绍了安庆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学本科专业的人“1247”才培养模式(一个应用型定位,校企二个力量共同培养,四个方面联动,七个课堂协同),认为我省高校的法学本科专业,应以厚基础的应用型为导向,明晰办学定位,传承各自学校的特色和优势,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合资源协同育人,以建设地方性高校法学一流本科专业。
论坛的两个主题引发了参会专家学者广泛而深度的讨论,共计40余位教师发言,积极为我省高校法学一流本科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建言献策,论坛气氛热烈。
法学院副院长葛先园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认为法学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的路径一定是多样化的,对于我省各高校的法学本科专业而言,以厚基础的应用型为导向,坚持并发展自己的特色,就是一流。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最后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