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刊发我校教务处巩斌理论文章
发布时间: 2025-10-16 浏览次数: 17

    近日,教务处巩斌高级实验师在《中国科学报》发表理论文章《技术经理人职业化之路,如何破局?》,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部署,系统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中技术经理人的角色定位与发展路径,为破解科研与产业“两层皮”难题提供了实践思路。

    文章指出,技术经理人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纽带,需具备“技术评估、知识产权布局、商业模式设计”等复合能力,已从传统“中介”升级为深度参与产业化全链条的“价值共创者”。尽管我国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取得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科研人员与技术经理人配比不足100:1”“职业路径不畅”等问题。为此,巩斌提出四大破局方向:一是培育市场需求,推动“技术经理人”纳入国家职业准入目录,建立全国统一技术交易市场,扩大高校、企业等岗位设置;二是提升专业能力,强化高校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引入国际认证体系,培养“懂技术、通市场、擅转化”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完善激励保障,将技术经理人纳入地方人才政策,建立交易提成、股权收益等激励机制,优化职称评审制度;四是构建协同生态,推广“服务入股”“分成制”合作模式,支持组建技术经理人事务所与行业协会,规范执业标准与信用评价。

    该文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凸显了技术经理人在激活创新要素、加速产学研融合中的关键作用,也体现了我校在科技管理领域的研究实力。


(撰稿、图片:教务处;审核:廖信林)


《中国科学报》刊发我校教务处巩斌理论文章

   发布时间:2025-10-16   浏览次数:17

    近日,教务处巩斌高级实验师在《中国科学报》发表理论文章《技术经理人职业化之路,如何破局?》,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部署,系统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中技术经理人的角色定位与发展路径,为破解科研与产业“两层皮”难题提供了实践思路。

    文章指出,技术经理人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纽带,需具备“技术评估、知识产权布局、商业模式设计”等复合能力,已从传统“中介”升级为深度参与产业化全链条的“价值共创者”。尽管我国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取得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科研人员与技术经理人配比不足100:1”“职业路径不畅”等问题。为此,巩斌提出四大破局方向:一是培育市场需求,推动“技术经理人”纳入国家职业准入目录,建立全国统一技术交易市场,扩大高校、企业等岗位设置;二是提升专业能力,强化高校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引入国际认证体系,培养“懂技术、通市场、擅转化”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完善激励保障,将技术经理人纳入地方人才政策,建立交易提成、股权收益等激励机制,优化职称评审制度;四是构建协同生态,推广“服务入股”“分成制”合作模式,支持组建技术经理人事务所与行业协会,规范执业标准与信用评价。

    该文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凸显了技术经理人在激活创新要素、加速产学研融合中的关键作用,也体现了我校在科技管理领域的研究实力。


(撰稿、图片:教务处;审核:廖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