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国家级“双万计划”建设中再创佳绩
发布时间: 2023-06-09 浏览次数: 717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我校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其中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6门、线下一流本科课程1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1门。自教育部2019年启动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双万计划”,我校在两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中认定课程总数13门,认定总数量位居全国财经类高校第15位、省属高校第4位;在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认定中认定专业建设点总数24个,认定总数量位居全国财经类高校第10位、省属高校第3位。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专业和课程建设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全面对接教育部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出台《安徽财经大学“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方案》《安徽财经大学“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标准》等系列文件,以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为重要抓手,持续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坚持以服务行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行“数智加持+交叉融合+示范引领”的专业优化新方略。2018年以来,学校新办“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供应链管理”等6个新兴专业,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占在招本科专业总数的84%。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依托经、管、理、工、文、法、艺多学科优势,深度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多维融合+高阶前沿+技术赋能”的课程提质新样态。2018年以来,学校获评国家级一流(示范)课程14门,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课程24门,建有省级一流(示范)课程244门,出版新形态教材19部。

今后,学校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支撑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深入实施“安财新经管”发展战略,沿着“走出去、建平台、上水平”的发展路径,持续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强化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建设成为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撰稿:教务处 张华;图片:教务处;审核:教务处 廖信林)



我校在国家级“双万计划”建设中再创佳绩

   发布时间:2023-06-09   浏览次数:717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我校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其中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6门、线下一流本科课程1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1门。自教育部2019年启动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双万计划”,我校在两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中认定课程总数13门,认定总数量位居全国财经类高校第15位、省属高校第4位;在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认定中认定专业建设点总数24个,认定总数量位居全国财经类高校第10位、省属高校第3位。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专业和课程建设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全面对接教育部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出台《安徽财经大学“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方案》《安徽财经大学“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标准》等系列文件,以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为重要抓手,持续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坚持以服务行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行“数智加持+交叉融合+示范引领”的专业优化新方略。2018年以来,学校新办“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供应链管理”等6个新兴专业,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占在招本科专业总数的84%。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依托经、管、理、工、文、法、艺多学科优势,深度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多维融合+高阶前沿+技术赋能”的课程提质新样态。2018年以来,学校获评国家级一流(示范)课程14门,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课程24门,建有省级一流(示范)课程244门,出版新形态教材19部。

今后,学校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支撑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深入实施“安财新经管”发展战略,沿着“走出去、建平台、上水平”的发展路径,持续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强化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建设成为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撰稿:教务处 张华;图片:教务处;审核:教务处 廖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