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为落实好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授课任务工作,现就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安排如下:
序号 | 日期与时间 | 工作计划内容与分工 |
1 | 6.1-6.3 | 落实东西校区规划、2021招生计划(招生办)、2021级培养方案和班级划分(教务科和学籍科)、2020专业分流(学籍科)、各年级培养方案核对与调整(各学院) |
2 | 6.4-6.5 | 提交教学安排表,落实各年级专业教学任务(各学院),生成年度教学计划(教务科),根据教学计划生成开课任务书(各教学单位) |
3 | 6.6-6.10 | 授课任务录入(各教学单位) |
4 | 6.11-6.12 | 教学数据检查、教室核对、排课前数据基础数据准备(教务科) |
5 | 6.13-6.17 | 统一排课(教务科) |
6 | 6.18-6.21 | 学院核查调课(各教学单位)、置入课预置(教务科) |
7 | 6.22-6.27 | 学生预选(教务科) |
8 | 6.28-6.29 | 课程调整、抽签、停开和增开课处理(教务科、各教学单位) |
9 | 6.30-7.3 | 学生正选(教务科) |
一、培养方案和教学安排表
(1)2018-2021年级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执行,各教学单位在保证培养方案正确的基础上,结合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培养方案】【教学安排】查看各专业课程、方案人数和班级是否准确,数据是否遗漏等。
(2)按照学校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执行。
(3)导出教学安排表
操作步骤如下:
u 进入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培养方案】模块,在【统计报表】中选中【教学安排】。
u 按照学年学期、年级、院系、专业等查询和打印教学安排表,分管院长签字并盖章后交教务处教务科。
u 最迟提交时间要求:2021年6月7日(周一)下午下班前。
二、开课任务书
请在6月3日15:00之后进入综合教务管理系统,按如下操作步骤进行:
(1)进入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理论环节”模块,在“统计报表”菜单中选中“开课任务书(格式一)”。
(2)“学年学期”选中“2021-2022学年秋(两学期)”,在“开课院系”中选择开课教学单位后,执行“查询”。
(3)查询结果生成后,点击 “生成Excel”。在输出过程中切勿进行其他操作,以防数据出错。待输出完全结束后选择路径保存。
(4)开课任务书(授课情况安排结果)学院分管院长签字学院留存。
三、授课任务录入
请学院在安排好时间和教师后,及时完成教学任务的录入。因时间比较紧迫,各教学单位于6月6日(周日)前完成开课任务的落实工作。在6月10日(周四)之前完成授课任务的录入工作。教务科随后进行排课、必修课学生名单置入等工作。
特别注意:要正确设置各年级各专业校区划分。
四、其他注意事项
(1)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老师每学年至少要承担一门本科生课程,学时不少于36学时或者4次以上讲学类课程。
(2)鼓励进行单班教学,专业必修课必须实行单班教学。禁止三个以上班级合班课教学。
(3)两个班级合班教学的,应注意所合班级在学科、专业上的共性以及班级合并后教学班级的人数,以便恰当安排教室,为保证排课任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授课任务的有效落实,班级的合班规则是:1-2、3-4、5-6,以此类推,剩下的0班或奇数班单独合班。
(4)各教学单位要充分考虑课程与教师安排的科学性,以减少后期调课,保证教学秩序稳定。
(5)录入教学任务时,选修课的课容量最好控制在60以内,历年选课较好的课容量设为120,对于预选阶段超过课容量的班级,在预选阶段完成后,统一进行调整。
(6)对于不单独组班的双专业课程,在“允许修读类型”栏选择主修和辅修类型。
(7)特殊课程需要设置选课限制属性,如:年级、院系专业和修读类型(主修、辅修)
(8)任务录入时,要注意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可通过设置先修课程,来保障学生正确选课。如中级韩语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先修“初级韩语”等。
教务处
2021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