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激励与教师荣誉并举 厚植潜心育人“大情怀”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本科人才,激发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树立一批师德高尚、乐于教学,精心育人、勤于教学,技艺精湛、善于教学,锐意创新、精于教学的优秀教师典型,并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辐射作用,引导全体教师投入教书育人工作、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形成全员重视本科教育教学的文化氛围,进一步彰显学校的人才培养职能和教师的教书育人职责,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综合办学实力和影响力。近日,学校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安徽财经大学教学成果认定及奖励办法》和《安徽财经大学“教学终身成就奖”“教学卓越贡献奖”“教学杰出青年奖”评选及奖励办法》等相关制度。
教学激励措施和教师荣誉制度,主要聚焦教育教学改革,以教学成果为目标,突出教学业绩导向,激发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鼓励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引导教师以教育教学研究促教育教学水平提升。
一、加大投入,构建多维立体科学奖励体系
《安徽财经大学教学成果认定及奖励办法》将教学成果按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类、课程和教材类、教师发展类、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类,教学案例类、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类分成A、B、C三个等级,A级教学成果主要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优秀案例、国际国家级A类学科类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校定权威期刊发表教研论文等23项,最高奖励金额100万元;B级教学成果主要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省级一流课程、省级教学名师、国省级一流专业、一类出版社和二类出版教学研究专著、国际国家级A类学科类竞赛二等奖指导教师等23项;C级教学成果主要包括校级教学成果奖、省级教学研究一般项目和校级重大项目、校级优秀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校级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校级各类优秀教师、一般期刊教研论文、A类学科类竞赛省级二等奖以上和B类学科竞赛一等奖以上的指导教师等14项,最高奖励20万元。
除了《安徽财经大学教学成果认定及奖励办法》相关教学奖励举措外,《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和《安徽财经大学创新创业类学分认定指南》也对教师指导学生的工作量进行了量化和认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在获得奖励的同时,根据奖项分别给予5—80个课时工作量补贴;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创新基金等项目获国家级、省级、校级奖项分别给予20、10和5个课时工作量,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年会交流,国家级项目增加20个课时工作量;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根据论文级别,给予指导教师5—30个课时工作量;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获得专利、技术转让、成果推广等可以获得20—50个课时工作量等。
二、重点突出,构建科学化、时代感的测评标准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学校遵循理论性、科学性、前沿性、应用性、示范性原则,引育并举,优化学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在已有“我最喜爱的老师”、“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等奖励办法的基础上,出台了《安徽财经大学“教学终身成就奖”“教学卓越贡献奖”“教学杰出青年奖”评选及奖励办法》。该办法是学校进一步增强全体教师从事教育事业自信心和成就感,形成尊师重教、爱岗敬业育人氛围的重要体现。
在评选范围上,“教学终身成就奖”“教学卓越贡献奖”“教学杰出青年奖”分别对应我校具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职称的教师,并且在从教年限和我校工作经历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
在评选要求方面,各类奖项分别从教学工作量、承担教研项目、学生评教、教学成果获奖、科研水平、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科学、可操作、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表彰奖励上,分别授予“安徽财经大学教学终身成就奖” 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一次性奖励获奖者人民币20万元;“安徽财经大学教学卓越贡献奖” 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一次性奖励获奖者人民币10万元;“安徽财经大学教学杰出青年奖” 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一次性奖励获奖者人民币 5万元。
三、推进“四个回归”,厚植教师潜心育人情怀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正因为言传身教这种特殊的育人效用,使为人师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径。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展示的不仅是丰富的科学知识、严谨的教学风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且还有教师的个性及心理素质。重新梳理并构建学校教学奖励和教师荣誉体系,突显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第一使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核心要求的主旨,奖励评选将思想引领和师德师风评价放在首位,突出教师的实际贡献和水平,激励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